我們知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365.2422天,但在更早使用的儒略歷中,因為每四年加1閏日,即2月29日,平均每個儒略年是365.25天。不要小看這0.0078天的差別(約11分鐘14秒)。壹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都無所謂,但是幾百年的積累下來就嚴重了。實際上,在13世紀,儒略年比實際天象長8天,春分在3月實際上變成了13,而天文學規定3月應該是21。羅傑·培根是當時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和哲學家,他在1263年專門給教皇烏爾班四世寫信,敦促他們研究解決這個大問題(當時歷法的制定權在教會)。
但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倒了教廷,拖了300多年,導致誤差進壹步擴大到10天。直到1582年,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才同意了壹位業余天文學家的計劃,頒布法令將儒略歷改為公歷。其實主要有兩個變化:那壹年多出來的10天扣了,具體是周四的後壹天,1582。以後所有不能被400整除的世紀年,比如1700、1800、1900,都不再是閏年,只有那些能被400整除的年份,比如1600、2000,仍然是閏年。這實際上意味著每400年增加397個閏日,比原來少了3天。也就是說,在新公歷中,壹年的平均長度是365.2425天,只比實際年齡長了25.9秒,足以保證兩三千年不出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