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單行。
緣起:解釋與故事:臘月,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321-379)從家鄉山東遷到浙江紹興,定居下來。喬遷之喜也抵得上春節之喜。王羲之非常激動,寫了壹副春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的壹年,新的壹幕。
王羲之叫兒子貼在門上,但是貼了不久就悄悄揭開了。然後他寫了壹副對聯:
緹縈北裏;
燕語毗鄰南方。
誰知這幅對聯被當地喜愛他書法的書法愛好者偷偷揭開。除夕夜,王夫人急得不得不催他再寫壹副。王羲之稍作沈思,冷笑著拿起文房四寶,寫了壹對擰筆,讓兒子把對聯從中間剪下,各有壹半先:
沒有雙重祝福,
禍不單行。
這半副對聯貼出來後,就沒人敢暴露在自家門口貼了。
初壹淩晨,幽默的王羲之親自把春聯的後半部分貼在下面,於是就成了下面的對聯;
直到今天也沒有雙喜臨門;
禍不單行。
鄰居們看到了,都拍手叫好。
美就在於對詛咒的祝福,意味著幸福卻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