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總認為五月是壞月,這個月的第五天更壞,所以五月五日是惡月中的惡日。每次進入五月後,天氣正式升溫,空氣濕熱。此時蚊子開始出沒,會滋生大量細菌。濕熱的天氣,加上病毒的入侵,在這個季節讓人特別難受,特別惡心。
古人看到這時候五毒全出,瘟疫流行,迷信的認為是因為這壹天不吉利才得病的。清朝的《物單》中記載,5月5日中午是中秋節。它意味著太陽在這壹天的中午處於最高位置,極端的高溫和濕度使它們的巢穴如蚊子、蛇和蠍子給人們帶來災難。這就是端午節是惡日的說法。
端午節的壞日子禁忌
1,端午節孩子下午要躲。由於端午節是惡月惡日,民間公認的五毒開始出沒。古人認為這是疾病發生和瘟疫傳播最嚴重的壹天。家裏有身體團的孩子,端午節壹定要躲下午。壹歲以下的嬰兒要在這壹天送到奶奶家躲災,而壹歲以上的孩子要用五顏六色的繩子綁住,保護安全,驅除疾病。
2.端午節期間避免在河裏遊泳。五月是惡月,端午節是惡日。端午節,古代人是不能下水遊泳的,因為這壹天本來就是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的日子,下河遊泳是壹種恥辱。
3、端午節忌吃媽媽包的粽子。在古代,春節過後,端午節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節日。因為過去女性地位低,基本都是嫁到婆家去教孩子。即使思念家人,也要趁著節日回去。但在山東,嫁出去的女兒端午節不能回娘家,更不能當天吃父母家包的粽子,因為有句話叫壹個不剩。
百度百科-糟糕的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