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吉日查詢 - 端午節的由來紀念屈原——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的由來紀念屈原——端午節簡介

1,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屈原在攻打楚國京都郢城之後,抱著壹塊大石頭跳進了湖南長沙附近的汨羅江。當地百姓聞訊後,將飯團、雞蛋、用樹葉包裹的雄黃酒倒入河中,以防河裏的魚、蟲、蝦、蟹咬屈原的屍體。後來,他們有在端午節吃棕櫚籽的習俗。

2.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陽節、龍舟節、正陽節、天中節,起源於古代對天象的崇拜,由龍舟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黑龍七夜升至蒼穹之南,是龍飛翔的吉日,正如《易經·幹卦》第五首詩所說,“飛龍在天”。中午,龍星既是“贏”又是“對”,是好運的象征。其淵源涵蓋了古代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各個方面,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多種民俗融為壹體,節日習俗內容豐富。挑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兩大習俗,在中國自古流傳至今,從未間斷。

3.端午節,最初是由祖先創造的,是壹個祭拜龍的祖先,祈求辟邪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於五月五日跳入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也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還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和介子推的說法。壹般來說,端午節起源於古代先民選擇“飛龍在天”在吉日祭祖,祈求吉祥辟邪,註入夏季季節性防疫時尚;端午節被視為“惡月惡日”,始於中原北部,為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而附會。

4.端午節、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文化在世界上有著廣泛的影響,世界上壹些國家和地區也慶祝端午節。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從2008年開始,它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第壹個入選世界非物質遺產的節日。

  • 上一篇:甘武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臘月送錢送菜的文章怎麽寫15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