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歷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深受藏族文化影響的不丹和蒙古也慶祝藏歷新年,但藏歷年的計算方法與農歷新年不同。2010的藏歷新年在2月14日,與農歷新年同壹天。2009年藏歷新年是2月25日,春節是10月26日,比春節晚了1個月。2008年藏歷新年和2015年春節是同壹天。
擴展數據:
在藏歷正月初壹的清晨,家庭主婦們會提著水桶到河邊或井邊,為新的壹年挑回第壹桶水。傳說此時的水是最聖潔最甘甜的,誰先放吉祥水,就預示著壹年可以避免很多災難。天亮了,全家人穿上節日服裝,洗完衣服。晚輩開始向長輩祝賀新年,互相說“Tashildler”(好運),然後吃早餐,互相喝葡萄酒。
在牧區,大年初壹早上吃羊頭。早上五點鐘,主婦開始按照家庭成員的數量煮羊頭。煮好的羊頭拿著壹個食品箱放在最年長的人面前,他按年齡順序分發給每個人。全家人圍著爐子剝羊頭吃,互祝家庭和睦,牲畜增多。
從藏歷正月初二開始,人們開始互相拜訪,拜年,請客。在新的壹年裏,人們互相說的第壹句話是“Rosangen”(新年快樂)和“Tashildler”(好運)。親戚朋友登門拜年時,主人手拿“Chema”出門迎接客人,互祝“Tashildler”,女主人則用蓋著哈達的銅鍋向客人敬酒。
藏歷正月初三,人們祭拜“屋頂神”。這壹天,人們爬上各家的屋頂,在屋頂插上嶄新的經幡,然後把更換下來的經幡扛到山頂,掛在山頂,煨柏樹樹枝,把巴贊、青稞面、飄揚的經幡拋向空中。
百度百科-藏歷年
人民網-藏族如何慶祝藏歷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