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名字。先秦時期稱之為“去日”、“元日”、“改年”、“獻年”。在漢代,它也被稱為“三朝”、“歲丹”、“鄭丹”、“正日”。
魏晉南北朝時期,稱為陳元、元日、元首、隋朝。在唐、宋、元、明時期,稱為“元旦”、“元”、“元旦”、“新元”。在清朝,它壹直被稱為“元旦”或“元日”。
主要優勢:
在古代,人們從壹年的23日或24日開始過“忙碌的壹年”,新年直到正月19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在農歷正月初壹,但壹般至少要到農歷正月十五才結束。節日問候傳達了親戚和朋友之間的家庭倫理。它是人們加深感情的壹個重要節日,是壹個歡樂、和平和親友聚會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