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能養肺:春困秋乏,秋天很容易感到困倦,但不少人還是延續夏天的“夜貓子”習慣,熬到很晚才睡覺。 中醫上常講“秋養肺”,其中最有效的 方法就是早睡早起。早睡能夠順應陰精之收藏,早起能夠使肺氣得以舒展,既避免了陽氣外泄,又調養了陰氣。此外,這時增加夜裏的睡眠時間,還能補償夏日的睡眠不足。
後背雙腳得護好: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凍”本來是種養生方法,能提高身體抗寒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不過,千萬不能因此寧願凍著也不加衣服,“秋凍”應以自己感覺不寒冷為準。老人、孩子等抵抗能力較弱的人,以及有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不宜“秋凍”,容易導致舊病復發。“秋凍” 的時候,即使穿得少也有三個關鍵部位壹定要護住:肚臍、後背和雙腳。肚臍內通五臟六腑;背部是人體健康的屏障,若受寒易引起心肺受寒;“百病從寒起,寒從 腳下生”,雙腳如果著涼,會大大降低人的抗病能力。
按摩人中防便秘: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相關。秋天幹燥的氣候不僅會傷肺,還會導致大腸蠕動變慢,形成季節性便秘。通過藥物通便反而會造成習慣性便 秘,不如學幾招中醫按摩法,通過刺激穴位來通便。身體仰臥,將兩掌心搓熱,兩手疊放在右下腹,按順時針方向按摩30圈左右。或者用拇指或中指指肚有節律地 按壓人中穴,以促進代謝,壹直按到有便意為止。最佳按摩時間是早餐後10—15分鐘,此時對大腸最易發生作用。大便暢通了,肺部功能也會得到加強。吞咽唾沫擋秋涼:秋季養生的基本原則是防涼防燥。每年入秋後,我都向大家推薦“吐納健身法”:清晨和臨睡 時,在室內閉目靜坐,先叩齒30次,再用舌在口中攪動,待口裏液滿,漱練幾遍,分三次咽下,意送至丹田,稍停片刻,緩緩做腹式深呼吸。呼氣時默念“哂”(xi)字,但不要出聲,反復30次。這 種方法不僅能鍛煉肺部,還有利於血液循環,幫妳抵禦秋季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