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幹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過渡。
立冬是冬季的第壹個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為冬三月之始,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春種、夏耘、秋收、冬藏,萬物在春天萌生,在夏天滋長,在秋天收獲,在冬天休藏,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收藏狀態,草木雕零、蟄蟲休眠,如《孝經緯》曰:“鬥指乾,為立冬,冬者,終也,萬物皆收藏也。”
關於四季的劃分時間,中國傳統上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起始,“兩分”(春分、秋分)“兩至”(夏至、冬至)為四季的中點,具有明顯的天文含義,壹年四季的變化是連綿不斷的過程,其也是陰陽轉換,此消彼長、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
氣象變化
立冬時節,太陽已到達黃經225度,日照時間將繼續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降低,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但由於此時地表在下半年貯存的熱量還具有壹定的能量。由於地表尚有“積熱”,所以初冬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寒冷在冬至之後。由於中國南北跨度大,南北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於中國壹些地區來說,顯然偏遲。
在南方地區,從立冬至小雪期間,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在民間有“十月小陽春”壹說,正所謂“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在南方初冬時節壹般不會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在冬至後冷空氣頻繁南下,氣溫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