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流傳至今的作品,包括碑刻、題跋,以及被視為前人書法的臨時古帖,大概有70余件。據翁方綱考證,米芾41歲之前的簽名為“坤”,之後為“璧”。根據代代相傳的作品,暫且稱之為早年,41到50的中年,晚年。
《寒光帖》《勝別帖》的書法,體態修長,筆法誘人,線中有草,筆法連續,在美的轉折中呈現出壹種側身姿勢的姿態。第壹帖最後壹行,突然把“天啟臨”幾個字寫成了大草書,看得極為過癮。張繼明的帖子,李老師的帖子等。,都是墨妙寫得很好的,平靜而愉快,而且用筆自如。《張繼明郵報》豐富流暢;《李老師的崗位》豐富而美好。
苕溪詩和蜀蘇帖是米芾38歲時的書法代表作。前者寫在紙上,秀麗蒼勁,後者寫在絹上,筆力幹渴,筆尖間的筆觸妙不可言。張遠中年以後,更多的墨水流傳下來。飛彩當戲帖、和石帖、程圖帖的書法,薄而硬,筆畫穿透紙的背面,橫放豎放,姿態多變;而伯沖帖、崇鐘嶽生平詩、莫丹秋山詩,則是筋骨豐滿,化肥為美,多方面湧現;“避夏”、“除夕夜”和“出關經侯”在態度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