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讀音:zhōu
組詞:
燕麥粥、壹鍋粥、雲母粥、顏公粥、鐘乳粥、粥飯僧、臘八粥、蕪蔞粥、防風粥、楊花粥、七寶粥、口數粥、送粥米、桃花粥
中國粥文化:
中國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為食用,2500年前始作藥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有西漢名醫淳於意(倉公)用“火齊粥”治齊王病;漢代醫聖張仲景《傷寒論》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壹升余,以助藥力,便是有力例證。
進入中古時期,粥的功能更是將“食用”、“藥用”高度融合,進入了帶有人文色彩的“養生”層次。
宋代蘇東坡有書帖曰:夜饑甚,吳子野勸食白粥,雲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壹覺,妙不可言。
南宋著名詩人陸遊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詩壹首:“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壹個新的境界。
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系,正像粥本身壹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壹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
發明與傳說
依照羅天益在《寶鑒》壹書中民載:粳米、粟米做成的粥,氣味淡薄,陽中帶陰,所以清淡舒暢,能利小便。有壹人病危,但從不吃藥。醫生叫他吃粟粥,杜絕其它食物,十天過後病情好轉,壹個月過後痊愈。
這就是五谷都能治病的原理。吃粥既節省時間,味道又美,喝完粥後睡壹覺,妙不可言,人們都稱粥有很大的益處。
制作
壹般有煮和燜兩種方法。煮法即先用旺火煮至滾開,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湯稠濃的方法。燜法是指用旺火加熱至滾沸後,即倒入有蓋的木桶內,蓋緊桶蓋,燜約2小時即成,具有香味較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