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藝是中國江蘇省宜興市的傳統陶藝。
江蘇宜興,江蘇宜興紫砂壺名滿天下。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紫砂雖然其他地區也有,但目前做壺的卻都集中在江蘇宜興丁蜀鎮,這是歷史形成的,所謂壹方水土養壹方人。紫砂壺只有壹個產地,那就是江蘇宜興。
其主要原因在於燒制紫砂壺的原料只有宜興丁蜀鎮才有。雖然全國其他地區也有產類似於宜興紫砂泥的泥料,但是其成分及燒制後的效果是完全沒法和宜興的比的。因此在選壺的時候壹定要選擇宜興的紫砂壺,其他地區的紫砂壺千萬別買。
紫砂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飲茶的壹種實用器具。紫砂壺因其悠久的制作歷史和古樸而精美的藝術造型成為目前收藏品中壹種極具收藏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據《陽羨瓷壺賦·序》記載,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的供春,在明代還有三位制壺名家:時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
發展歷史:
宜興紫砂陶器的制作歷史久遠,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魂寶。它不但具有良好的實用性,在歷史上由於文人墨客的參入,使其具有獨特的藝術性,使紫砂陶更賦予文化的氣息。
相傳宜興紫砂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範蠡,世人稱之為陶朱公。至明代中葉,紫砂茶壺開始盛行,時有供春,時大彬等名家。近現代經過老壹輩名家的艱苦努力,紫砂茶壺又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品,例如有邵大亨、陳鳴遠、朱可心、顧景舟、蔣蓉等大師。紫砂壺造型多變,兼具實用性及藝術性,是人們非常理想的飲茶器具,它在中國的陶瓷藝術史上也有著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