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燕趙收藏的奇珍,韓魏經營的寶物,齊楚保存的重器,多少代多少年,掠奪自民間,堆積如山。壹旦國破家亡,都給運到此間。視鼎如鐺,視玉如石,揮金如土,以珠作礫,四處拋擲,秦人見了,也不怎樣愛惜。哎呀!壹個人的心,也就是千萬人的心。
秦人喜歡奢侈,六國人也眷念故家。為什麽掠奪時壹丁點兒也不放過,用起來卻當成泥沙?使負荷大梁的柱子,比地裏耕田的農夫還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機杼旁的織女還多;顯眼的釘頭,比糧倉裏的谷粒還多;參差的瓦縫,比人們身上穿的絲縷還多。
直的欄桿橫的門檻,比九州的城郭還多;嘔啞的管弦聲,比市上人們的語聲還要嘈雜。使天下的人,敢怒而不敢言。而獨夫的心,日益驕傲而頑固。陳勝、吳廣振臂壹呼,劉邦壹舉攻占函谷;楚人項羽放了壹把火,可憐阿房宮成了焦土。
整體賞析:
《阿房宮賦》被選入《古文觀止》卷七,編選者指出這篇作品“為隋廣(隋煬帝)、叔寶(陳後主)等人炯戒,尤有關治體”,很有見地;但由於對杜牧的社會環境和政治態度缺乏了解,還未能準確地揭示作者的創作意圖和這篇作品的思想意義。
此賦運用典型化的藝術手法,在不長的篇幅中,將宮殿建築之恢弘壯觀,後宮之充盈嬌美,寶藏之珍貴豐奢,表現得層次分明而具體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統治不能久遠,即在於暴民取材、不施仁愛的結論,為當時最高統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訓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