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每張面額100元計算,壹萬元疊在壹起厚度大概1厘米,十萬疊在壹起,就是1分米厚。
紙幣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人們最初認為,只有金屬貨幣才是貨幣。紙幣、銀行券等價值符號出現後,人們又把它們納入貨幣範圍之內。後來逐漸認識到,銀行存款也具有與紙幣壹樣的性質,利用它能夠購買商品,支付勞務。
並且,銀行存款與金屬貨幣和紙幣等之間存在著頻繁的對等轉化。金屬貨幣、紙幣等存入銀行,即為銀行存款,從銀行取出即為金屬貨幣、紙幣等貨幣。金屬貨幣、紙幣等與銀行存款的這種轉化,不是貨幣與非貨幣的轉化,而是兩種不同貨幣形式之間的轉化。
紙幣收藏
第壹套人民幣:
1951年版壹萬元“牧馬圖”券(90萬元)、五百元“瞻德城”券(42萬元)、五千元“蒙古包”券(70萬元);
第二套人民幣:
1953年版三元券(31000元)、五元券(22000元)、十元券(175000元);
第三套人民幣:
1960年版壹角券(4400元)、1962年版“背綠水印”壹角券(18500元)、1962年版“背綠”壹角券(2000元);
第四套人民幣:
1980年版50元券(2300元)、100元券(700元);
第五套人民幣:
正在發行流通,尚無珍稀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