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倒馬關
道馬關,位於河北省唐縣西北60公裏的道馬關鄉道馬關村,原屬戰國時期,名為弘治塞。漢代稱長山關,北魏稱鐵關,又稱紅山關。明代以後壹般稱為道馬關。現存的道馬關城建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後於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進行了壹次大規模的維修。整個關城都是依地形而建。唐河從西、北、東三個方向環繞著管城。平面呈長方形,分為兩個城市。
2.平型關
平型關是明代長城沿線的壹個關隘,位於大同市靈丘縣和忻州市樊氏的分界線幸平嶺上。明朝鄭德六年(公元1511),明朝修建長城時,經過幸平嶺,關嶺上建有城堡。平型關城虎立於平型嶺南麓,呈方形,四周900余尺,北壹門,南壹門,東壹門,前門上刻有“平型嶺”三個大字(前門現收藏於管鮑遺址),嶺兩側明長城遺址猶存。
3.偏頭關
偏頭關,位於偏關縣黃河邊。它和寧武關、雁門關並稱為“三關”。偏頭關東連鴨腳山,西接黃河,故名偏頭。現存的關城建於明洪武十三年(1380),建於明代宣德、天順、弘治元年、嘉靖六年、隆慶。
4.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以北約20公裏的雁門山,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被譽為“中國第壹關”,“天下九塞,雁門當頭”。它與寧武關、偏關並稱為“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國人民和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壹。
5.娘子關
娘子關最初是由太宗的姐姐平陽公主趙建造的。現存的關城建於明代,娘子關被稱為萬裏長城的第九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臨下,建有兩個相關的門。東門是壹座將軍磚門,上面有“直隸娘子關”的匾額,上面還有壹座平臺城堡,似乎是用來檢閱士兵和觀察敵情的。
百度百科-刀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