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有身份、有品味、有錢人熱衷於收藏?這是個億元藏畫的時代,中國畫立意著眼於"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的認識作用,好的作品能讓壹個時代魂魄不散,能讓作者、藏家、及有緣人經千年而重生。在漫長的繪畫發展史上,有壹連串說不完,道不盡的奇聞逸趣,是畫家?是藏家?隱是愛好者?還是如我這般為畫而生之人?等等皆不勝枚舉!
世上有高價求書法、可聞以命換字?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與宰相蔡攸同舟飲茶賞遊,蔡攸為了炫耀,拿出自己藏品王羲之《破羌帖》,米芾壹見、如獲至寶、要求以自己藏畫交換,蔡攸不肯,米芾以死相逼"如若不依,吾即投江死矣"。
壹日、張大千聽人講述敦煌石窟,心生遊歷之念,攜家人與弟子前往,被滿壁彩繪和精美線條所懾服,在人跡罕至戈壁沙域、風餐露宿,彈精竭慮、遭遇餓狼、士匪、九死壹生,耗資5000兩黃金,壹位天縱奇才歷經千難萬險終成大業。徐悲鴻赴香港辦展,應作家許地山之邀,看壹位德籍夫人收藏的4箱中國字畫,女人對中國字畫壹無所知,只想售出,徐悲鴻看了壹箱又看了第二箱,從中選了三件他欣賞的佳作,等看到第三箱,徐悲鴻眼晴陡然壹亮,大叫:“我只要這壹幅,下面畫我也不看了"這幅作品便是唐代《八十七神仙圖》此後徐悲鴻只為它而活,這件被他視為生命的畫卷,在日後被盜,他吐血臥床不起,成此相思成災,直到失而復得,真是"人生總是葑菲味,換得金丹凡骨安"。在我們看盡他們輝煌的成就,殊不知背後蘊含著無盡的故事,才是書畫作品本身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