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十大寶物都是:雍正粉彩福壽橄欖瓶(清)、王羲之《上虞貼》(唐)、越窯青釉海棠式碗(唐)、子仲姜盤(春秋)、王獻之《鴨頭丸貼》(唐)、懷素《苦筍帖》(唐)、《淳化閣帖》(北宋)、孫位《高逸圖》(唐)、?晉侯穌鐘(西周)、大克鼎(西周)。
1、大克鼎(西周)
大克鼎為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中華人民***和國禁止出境文物。大克鼎是西周孝王時期所鑄的青銅重器,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1890年陜西省扶風縣出土。大克鼎銘文***28行290字,記載了周天子對貴族“克”的冊命辭,字體圓潤古拙,又不失勁健,無論在布局書寫上、還是鑄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
2、晉侯穌鐘(西周)
晉侯穌鐘是西周時期重要樂器,出土於山西曲沃北趙村晉侯墓地第七代晉侯穌的墓中,中華人民***和國禁止出境文物。鐘上銘文為利器刻鑿而成,刀痕明顯,為海內孤品,而且無從得知古人是用什麽刻上去的。刻鑿在16枚鐘上的文字是連讀的。
3、孫位《高逸圖》(唐)
唐代著名畫家孫位僅存的真跡,上博所藏書畫中的第壹名作。畫名"高逸圖"為宋徽宗趙佶所題,畫面上描繪了是竹林七賢中的四位高人:山濤、王戎、劉伶和阮籍。畫家通過嫻熟高超的技術,出色地刻劃了魏晉士大夫的精神氣質。這件展品似乎從來沒有展出過。
4、《淳化閣帖》(北宋)
《淳化閣帖》全名《淳化秘閣法帖》,是中國法書叢帖之祖。所謂法帖,就是古代名書家的墨跡經雙鉤描摹後,刻在石版或木版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拿出秘閣所藏晉唐歷代名家法書,令翰林院侍書王著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