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書的引入可以循序漸進,由畫入文,由簡到繁。
幼小銜接階段和低年段的學生,可以選擇繪本、童話,兒童詩。
中高年段的學生,可以選擇科普、經典名著。
不要把孩子的閱讀,只局限於傳統的紙質書籍。電子書、手機閱讀、網上閱讀都是可以的,只要確保內容的來源適合孩子。
繪本(五):《想吃蘋果的鼠小弟》
故事內容:
高高的樹上長著可愛的紅蘋果。鼠小弟好想吃。要是像鳥兒壹樣能飛,像猴子壹樣會爬樹,像大象壹樣有長長的鼻子,像……多好啊,看到其他的動物壹個個使出自己的本領摘走蘋果,鼠小弟羨慕的想。它學著袋鼠的樣子跳,可是跳不高;學著犀牛的樣子去撞樹,結果碰了個鼻青臉腫。海獅雖然也沒有其他動物那樣的本領,可是,當它用頂球的絕活把鼠小弟拋到樹上時,兩個人就合作摘到了蘋果。故事的結果是出人意料的,又是令人愉快的。
故事導讀:
在這個愉快的故事中,孩子們翻開壹頁壹頁的圖畫,和許多動物交了朋友,認識到每個動物都有它們的可愛之處。孩子們會隨著故事的發展去猜測,下壹頁上場的會是誰呢?鼠小弟吃到蘋果了嗎?怎樣才能吃到呢?小小的懸念牽引著孩子們壹頁壹頁翻開去。
成功的作品,是要給讀者壹個意外的驚喜。當看到鼠小弟被海獅高高的拋到空中的畫面時,孩子們會發出滿足的笑聲,噢,原來如此!
我的讀後思考:
在引導孩子讀書的同時,也盡量讓他們多接觸壹些藝術門類,比如讀詩、書法、繪畫、音樂、戲劇等。
古人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接受藝術教育,可以增強審美能力。孩子們從中認識了美,懂得了美,也塑造了美。
接受藝術教育,可以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和靈活的動手能力。可以讓孩子變得聰明,有靈氣。
“潤物細無聲”說的不就是藝術對孩子的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