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收藏家。眾所周知,馬先生的收藏如此之多,以至於他開了壹個關府博物館。由於他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獨特的眼光,他發現了許多文物寶藏,對我國有很大的影響。在壹個電視節目中,馬未都先生曾經提到,他曾經對玻璃做過專門的學術研究。早在100年前,康熙雍正乾隆年間,西方國家就從本國引進玻璃到中國。由於制造工藝復雜,運輸困難,當時玻璃的成本很高。
據相關史料記載,壹塊長寬三尺的玻璃,在當時可以換兩棟房子。那時候每家的窗戶都貼著紙,因為紙的透光性低,屋裏光線很不好。但宮中對光線的要求很高,玻璃既能透光又能保暖,自然受到皇室的歡迎。但由於玻璃價格高、數量少,房子多的故宮供不應求。所以有些宮室只有壹小部分窗戶鑲嵌玻璃,稱為“玻璃眼”。如果壹塊玻璃不小心碎了,也不會丟棄,而是小心翼翼地存放在倉庫裏,取出來繼續鑲嵌。到現在,碎玻璃早就躺在垃圾桶的懷裏了。
如此珍貴和受歡迎的物品必須由皇帝親自看到。雍正五年,壹太監獻上壹對鑲有玻璃的紫檀木櫃子,後來被雍正帝親自取下。玻璃在當時的珍貴可見壹斑。100年前被視為珍寶,價值堪比北京兩套房子的玻璃,現在不僅家家戶戶都有,價格也降了不少。值得笑的是,中國的玻璃制造業現在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背後反映了中國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