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印譜》是由古代印章和著名篆刻的鑒賞家編纂的壹本書,供人們研究、欣賞和臨摹。中國的印譜起源於宋代,但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印譜是明代隆慶時期顧從德主編的《古印譜集》,1572。這套印譜共六冊,包括作者自己的收藏和他人藏的印章,其中玉璽150余枚,銅印1600余枚。顧從德的《印譜》開創了印蓋拓本譜的先河,出版後在金石學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吉谷蒲圻》出版後的第三年,即明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又增加了這套蒲圻,玉璽增加到2枚。
第二;20多枚印章,銅印章增加到3200多枚。顧從德的《古印譜集》在書名的編排、文具的規格、譯文的考證等方面極其細致。,為後來的印譜奠定了基礎。
第三;常見的印刷品有三種:原版、重印本、影印本。除此之外,還有壹種繪本版畫更為珍貴稀有。這種印譜壹般由印稿設計整合(即作者篆刻前的設計稿)作為原印譜。只有這壹個流傳至今,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元音壽蝶是絲制的,沒有印章。制成時,是宮廷中難得壹見的。此外,原版(手印譜)的收藏價值最高。壹方面,古印譜因其用紙、編選、印刷的精美,本身就是古籍中的珍品;而且由於手工印章,其拓片不易留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壹般都是幾十本,而很少有書是獨壹無二的,所以有很大的歷史文獻和文化價值。印譜收藏特別貴的是名家印譜和名人印譜收藏。前者可以看到印章收藏者印譜的全貌,後者不僅是為了欣賞,對名家書畫家作品的鑒定也有很大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