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來”出自明·朱熹《增廣賢文-警世賢文》之勤奮篇。全文是:
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釋義:
有田地不去耕種糧倉就會空掉,有書不去讀的話子孫就會愚昧。
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
少壯的時候不懂得勤奮讀書,到老了再讀書就已經遲了。
梅花寓意
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贊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淩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中國歷代文人誌士愛梅、頌梅者極多。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誌奮發的激勵。
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有關梅的傳說故事、梅的美好寓意在我國流傳深遠,應用極廣。
它象征著鐵骨錚錚,不屈不撓,幸福吉祥。敢鬥霜雪,疏放冷艷的梅花,在儒家正繞觀念塗抹下,成為高潔守道的凜然君子,不畏嚴寒剛毅雄傑,驚頑起懦的勇猛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