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金屬飾品中,到了清代已經廣泛使用,工藝也相當精良成熟。這些金屬飾品不僅具有強化家具結構的意義,而且由於其特殊的顏色,與木材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鮮明的裝飾效果形成了明清家具的壹大特色。
古典家具的銅飾主要有:合頁、葉、面、擰頭、吊牌、曲、錢、拍、柄、角、腿。關於這些青銅飾品,會有壹些雕刻,有的幾筆,有的鏤空雕刻。
葉子是壹種裝飾品,可以襯托櫥櫃或盒子中間的扭曲和標簽。由兩塊或三塊組成,通常是兩塊,或左和右,或上和下。如果在兩扇門之間加壹個活動的立柱,就要加壹長條面條,俗稱“面條”。
明清時期,銅葉分為南北兩組。
北方流派多以黃銅為材質,圖案簡單,以素面、圓圈、紐扣為主,很少刻吉祥花或字。河北南部有壹些花紋復雜的銅面葉,其中很少有鏤空,或者只有小面積的鏤空。圖案風格接近年畫,多為宋河延年、福祿犀首。現存的清代故宮的壹些櫃子,也有壹些長方形的黃銅葉三件套或四件套,而且幾乎是素色的。偶爾有花紋,但大多是鑄的或亞膜的,精細度不高。
南方的銅面葉上裝飾著復雜的圖畫,多為中國傳統戲曲故事,如《定軍山》、《二進宮》、《三娘教子》、《西廂記》、《黃庭夢》等。材質多樣,各種類型齊全,尤其是用於白銅或銀首飾盒的面葉。鏤空的面積很大,圖案復雜而富有文藝精神,鏤空的線條像絲條,就像糾結的花朵。其他南方產的葉子,個頭小,可以在手掌裏把玩,大的都在50厘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