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年2月,人民幣紙幣的冠字號碼排列方式進行了調整,以“A0A0000001”方式排列的冠字號碼為“新版本”。
補充號是印鈔行業使用的技術術語。每張鈔票都設置了壹個號碼,不會重復。每張鈔票上號碼的唯壹性不僅是壹種防偽功能,也是發行單位調控鈔票數量和投放新鈔的依據。
擴展數據
第四套人民幣主幣除了增加漢字、少數民族文字、漢語拼音和盲文外,還有冠字號碼和用於控制各種票證印刷數量和防偽功能的數字。冠,意為第壹,也叫“前綴”,即印在票號前面表示各種票的批號和印刷數量的符號。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五套人民幣紙幣中,前三套均使用兩種或三種不同的羅馬數字(ⅰ、ⅱ、ⅲ、ⅳ等。)作為冠字,而第四套人民幣改為兩個相同或不同的漢語拼音字母作為冠字,而流通的建國50周年紀念鈔只使用壹個漢語拼音字母作為冠字。
數字也是表示打印票數的數字,是每個冠字批號中的具體數字。壹般用阿拉伯數字排列號碼,每張票壹個,同壹冠字批號內的號碼壹般不會出現重復。從鈔票的位數可以看出,這組冠字印刷的票數越大,即位數越多,印刷量越大,反之亦然。
百度百科-鈔票冠字號
百度百科-補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