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1200元,夠買大房子了。”
“家裏已經沒落了,44前的大錢現在只能買壹張床……”
“這張存單本身的收藏價值也值幾萬?”
9月21日下午,存單的主人陳海梅女士(化名)介紹,存單是她叔叔存銀行的,後來作為傳家寶之壹交給她的。箱底這張“巨大”的存款單是在壹次清理時發現的,否則,它還會繼續存在多少年也是未知。
因為壹張舊存單,很多媒體都在找她采訪。她笑著說:“我好像是個名人。”
“傳家寶”存單:看到錢不多就沒怎麽在意。
19,在中國人民銀行廈門中心支行的組織協調下,中國農業銀行廈門關口支行找到了陳海美的的存款單。
1973年,他叔叔存了1200元。時隔44年,僅有的2684.04元現金終於到了陳海梅手裏。
“我壹開始以為能拿出兩三萬。”雖然沒有達到她的預期,但陳海優美的音調仍然透露出興奮和喜悅。她說這張存款單是2008年母親去世時留給她的,還有壹些傳家寶。
因為我媽不識字,看不懂存款單上的字,我只是讓陳海妹收起來,沒有留下其他說明。收到後,陳海梅看了看存款單上的數字,覺得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大錢”,就和“傳家寶”壹起打包放在壹個箱子裏,再也沒有過問。
直到今年的大掃除,陳海妹才無意間翻出這張“衣櫃”存款單。出於好奇和好玩的心態,她開始了自己“曲折”的戒斷之路。
雖然陳海美的的母親去世時留給她的,但實際上,這張存單的真正持有者是陳海美的的叔叔,背後的故事,用陳海美的的話說就是“太復雜,說不清楚”
之後父親妥善保管存款憑條,直到1986去世都沒有取錢,也沒有在子女面前提起。
戒斷後怎麽用?“請親朋好友吃飯,開開心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