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戰列艦(英文:KMS Bismarck battleship),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於漢斯·布洛姆造船廠建造,以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名字命名的俾斯麥級戰列艦首艦。
俾斯麥號戰列艦艦長241.55米,艦寬36米,最大吃水9.99米,標準排水量41,637噸,滿載排水量50,300噸,最高航速30.12節,最大續航力8,500海裏。艦上裝備8門380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和36門機關炮,是二戰時期著名的戰列艦之壹。
俾斯麥號戰列艦於1936年7月開工,1939年2月14日下水,1940年8月建成服役,是當時德國噸位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戰列艦。1941年5月26日,俾斯麥號遭到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起飛的劍魚攻擊機的空襲,遭魚雷擊傷舵機後被英軍以優勢兵力擊沈。
擴展資料:
戰後搜索
1988年,美國的壹支探險隊在幾家大公司的贊助下,開始對沈沒在海底的“俾斯麥”號進行搜索行動。這支探險隊的領頭人物在1985年曾帶隊成功地搜尋到坐沈在海底的著名豪華郵輪泰坦尼克號(Titanic)。1988年6月,探險隊對海底進行了3個星期的初步搜索,但沒有結果。
1989年5月,探險隊租用了英國的“大力神之星”號搜索船,並使用他們自己的壹艘水下攝影探測器,在法國以西800千米,愛爾蘭以南約400千米的豪豬海底平原進行對“俾斯麥”號的搜索行動。
行動進行10多天後,1989年6月6日,開始發現“俾斯麥”號的碎片,包括壹座主炮塔。隨著碎片帶向西北方向走了4天後,6月10日,終於在4763.185米的海底深處發現了靜靜地躺在洋底的俾斯麥號戰列艦殘骸。與“泰坦尼克”號斷成兩截不同,“俾斯麥”號艦體保存相當完整,幾乎和沈下去時差不多。
百度百科—俾斯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