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臺隸屬於時宇府(臺),由時宇中丞領導。設蘭臺史,排位600石(壹說蘭臺史是六人,排位100石)。選壹個能讀《蒼鑒》和《詩書》的人,除了由寺裏的官員扮演之外,負責編校或寫作。
西漢稱帝後,蘭臺歷史上大約有18人。由於漢代對檔案和典籍收藏的重視,蘭臺的藏書非常豐富。它包括詔令、朝臣章、國家重要法律、地圖和郡書。
東漢皇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固被任命為蘭臺正史,他撰寫了《列祖列傳》。與班固壹起從事蒙毅事業的還有隋煬陽陳淩宗、長陵陵陵殷敏和李思。此後,劉福、楊忠、傅毅、賈逵、孔彪、李友等。都擔任過蘭臺史,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漢章帝、漢和帝以後,東關藏書在蘭臺逐漸興盛,修史遷入東關。
東漢末年,董卓遷都,蘭臺的檔案和典籍損失巨大。
直到魏晉時期,禦史中仍然存在掌管蘭臺秘書庫的制度。《漢書·關白公卿表》:“壹個古代的學者...有兩德,排行千石。壹個是鐘誠,在寺裏蘭臺負責圖書館秘書。”
韓覺淦《林逸荀伊名》:“典、策、法諸書,藏蘭臺,雖亂,獨未遇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