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藏家珍藏6本八路軍油印軍事教材展現抗日“軍事秘笈”
河北石家莊市藏家王創民近日向記者提供了他珍藏的6本八路軍油印軍事教材,集中展現了八路軍當年的抗日戰術、隊列操典、紀律條令等“軍事秘笈。專家指出,這些教材集中體現了八路軍的軍事特征,是中國人民艱苦卓絕、英勇抗日的見證。
記者看到,《軍事教材》《戰術講授大綱》《戰術教材之壹夜間教育》《步兵操典第壹部摘要》《步兵操典新草案說明》《暫行陸軍禮節條例》這6本教材均為手刻油印,手工線訂。由於歷時悠久,紙張已經泛黃。內容包含從單兵到班、排、連、營、團的戰術與操典,基本形成壹個系列,完成滕寫時間在1939年到1943年之間。
“從時間的延續和內容的歸集來看,很可能出自壹二九師某位長期從事軍事教育訓練工作負責人之手。”王創民說,“任何軍隊都不可能不教而戰,壹二九師作為***產黨領導的三大主力師之壹,在太行山堅持抗戰8年之久,參加大小戰鬥數千次。為將部隊訓練成抗日鐵軍,先後辦過師訓練隊、師隨營學校等。所用的教材,普通人很難見到,可以稱得上是抗日軍事秘笈。”
據了解,這些八路軍戰術教材具有簡明實用、熟悉入境、教學結合、靈活機動的特點,對了解八路軍當年的戰鬥、訓練、軍貌軍容等有直接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規範的教材,其中不乏代表性的內容,使人看到“鐵軍絕殺”的手段。
比如《戰術講授大綱》開篇的“襲擊講授大綱”詳細講解了襲擊戰術。以“敵靜我動、以動制靜、速戰速決、以奇制勝”為特點的襲擊戰術是八路軍對日軍作戰最為有效的戰術之壹。
“日軍數十次對太行山革命根據地進行毀滅性掃蕩,這些教材能夠保存至今實屬不易。對研究八路軍和壹二九師的戰鬥、建設、發展史等,都有著重要的軍事史料價值。”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主任李潤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