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7、永樂15、承天門由江蘇蘇州蒯祥設計建造,由五座木牌樓組成。1456承天門遭雷擊燒毀。
1465年,在快巷重新設計建造了承天門,將原來的木牌樓改造成了磚砌宮殿。1644,李自成又燒了。
1651年,順治皇帝下令重建承天門原址,改稱“天安門廣場”,意為“受命於天,使國昌盛”#舊照片#
這是我們照片裏的樣子。
在老北京的老城區,有“內九外七,皇城四”的說法。指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九個內城門是指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朝陽門、阜成門、東直門、西直門、安定門、德勝門。
皇城四門是指天安門廣場、地安門、東安門和Xi安門。
老北京有句話叫九溪九流。
壹流的佛,二流的仙,三流的帝,四流的官,五流的工,六流的農,七流的貪,八流的懶,九流的賺錢人。
壹流的表演者是勤奮的,二流的表演者是三流的鵪鶉,四流的猴子,五修腳,六理發,七泉,八經,九吹手。而這些民間藝人屬於最底層。
清朝那些年,八旗子弟享有特權。他們不僅從旗人那裏得到固定的薪水,清廷還發給他們食物。所以旗人不從事生產,也禁止從事工商、貿易等行業。
即使是清朝以後,民國的《滿蒙民族回藏待遇條件》也規定“八旗生計先籌,八旗兵餉仍先發。"
但實際上,這些旗號幾乎都遇到了生活貧困的問題,而且越來越難。因為旗薪逐漸取消,早就不發糧食了。
1920年,很多旗人淪為乞丐,幾十萬旗人成群結隊去乞討。
1920年,老北京城裏幾乎全是四合院。曾有詩雲:“雲開合三千尺,霧中有萬塔。”這裏的“百萬房子”是普通人居住的四合院。
這要是留到今天,北京每個人都是壹億戶!
不敢想,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