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是需要知道,其實絕大多數文物並不會有因為拍照受到損傷。拍張對文物造成損傷的罪魁禍首往往是閃光燈。
幾乎所有光線從理論上說都會對文物造成損傷,特別是紫外線和紅外線,能對器物表面造成結構性的傷害從而促使其老化。所以對於文物來說,最理想的保存環境都應該絕對無光。很多人不知道秦兵馬俑在剛出土時表面都有很多彩繪,出土後不久就因為溫濕度、光線等保存環境突變而脫落
但對博物館展覽來說,光線顯然是不可或缺的。正因如此,文物保護部門針對各種文物對於光線的敏感程度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嚴格控制文物在展覽過程中所承受光照的限度。
不過,英國國家美術館的藏品保護專家大衛·桑德斯曾做過實驗,他在將五組畫的顏料分別暴露在閃光燈和正常的展覽用光下。結果表明,試驗時每七秒就被閃光燈閃壹下、三年內壹***被閃了四十多萬次的顏料,與放置於展覽照明燈光下的顏料所受的損害並無差異。桑德斯因此認為,閃光燈造成的傷害和博物館展覽時光線照射造成的損害,並沒有什麽區別。
但需要註意的是,仍有少數材質的藏品,不如絲綢對閃光燈較為敏感。
在不滿的觀眾看來,很多博物館禁止拍照的規定,就是出於利益需求。長期以來,畫冊和明信片等與藏品圖像直接相關的周邊產品的銷售壹直都是很多博物館重要的收入來源,而博物館對於藏品高質量影像的壟斷則自然就成為了這筆收入的保證。
也恰恰是因為高品質圖像與延伸產品的直接關聯性,如今的很多以展覽圖像畫作為主的美術館和壹些博物館的部分展廳,仍然常常會禁止觀眾拍照。
但是隨著博物館對周邊商品的轉型,禁止拍照的規定也在逐步方框。而且與其拍照,通常博物館的官網上都有高清的圖片給大家欣賞,所以大家可以在博物館內專心的欣賞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