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家裏的長輩會給孩子壓歲錢,這意味著壹整年,他們的口袋會從頭到尾都是滿滿的、鼓鼓的。在古代,壓歲錢是佩戴有紅線的銅幣,寓意“長命百歲”據考證,壓歲錢是從唐代的“洗兒錢”演變而來的。
《紫同治鑒》載:“楊貴妃得了壹個兒子,玄宗看了很高興,給她錢洗孩子。”唐王劍《宮詞》描述:“妾生初院,妻爭洗錢。”
貨幣改為紙幣後,老年人喜歡選擇有編號的新紙幣作為晚輩的壓歲錢,寓意“吉祥如意,升官發財”。這種給年輕壹代送序列號的習俗壹直延續著。
壓歲錢的起源
另壹種理論源於古代的“驚世駭俗”。據說古代有壹種兇猛的野獸叫“年”,每隔365天就會出來傷害人、動物和莊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就用鞭炮趕走年,用食物安慰孩子,這叫“抑震”。經年累月,演變成了錢而不是糧,到了宋代,就有了“嚇錢”。
據史書記載,王少子南下,被壞人擄走,途中驚叫,不料被禦車救下,宋神宗給了他“驚喜金犀錢”。後來發展成了“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