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閩南工匠開始將漆線雕技術運用於寺廟和神佛雕像的裝飾中。由於工藝不成熟,材料粗糙,主要是糯米粉和木胎,作品普遍存在保質期短、易蟲蛀、易變形的缺陷。後來,工匠們發現,將紅磚粉與漆液混合制成漆泥,然後將漆泥附著在木胎上進行雕刻,可以使其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此後,漆線雕作為壹種獨特的工藝品開始流向市場,但早期的漆線雕作品數量少且價格昂貴,僅在清代康熙時期的閩南寺廟中收藏了部分精品。
蔡家已經傳了13代了。300多年前,漆線雕的生產基地就在同安縣馬巷鎮。蔡在馬巷的作坊原名西竹軒。現在,藝術家的名字叫蔡可以追溯到第八代蔡,可追溯到清朝嘉慶年間。在11代之前,漆線雕只是佛像上的壹種裝飾。11壹代傳人蔡文培將作坊搬到廈門,請來了佛祖的漆線雕,擺脫了淡泊佛的裝飾,成為現代人物的圖案。他第壹次用漆線雕表現歷史人物,並廣為學生接受,公開了他的絕活。
12壹代傳人蔡水匡先生是工藝美術大師。他將當時的神佛裝飾紋樣分離整合,尤其是龍紋,使之成為壹種可以作為單獨工藝品的表現形式。就這樣,廈門的漆線雕從佛像的裝飾中脫穎而出,成為壹種高檔禮品。他的藝術視野更加廣闊,作品《還我河山》《博月腔悟空妖》被中國工藝美術博物館作為經典收藏。從65438年到0972年,蔡水匡將漆線雕圖案制作成獨立的裝飾藝術品,很快成為現代漆線雕的主流產品,並獲得了巨大的收益。至此,漆線雕從壹件民間小工藝品進入了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