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放書的地方叫書齋。
書齋指專門放書儲藏書的地方;用以書畫之地。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大凡都有這樣的雅好,都以擁有壹個專門讀書、藏書和寫字的場所而自足,並美其名曰,書齋。
據說,自漢代以來,文人就開始有個人的書齋,漢代楊雄的書齋就叫玄亭。到了盛唐,書齋便更加成熟,而具備規模。如杜甫的草堂,便是典型的文人書齋,並有幸留存至今。那些落魄文人,即使身居陋室,也不忘把自己的居所弄個名號。如唐代的劉禹錫,便把居所兼做書齋,自命為陋室,並寫了壹篇《陋室銘》,以之明誌。
歷代文人雅士都很註重書齋的命名。
壹個好的書齋名,不但可以表露文人的風雅氣派,而且還可以把愛好、追求和希望傾註其間,讓人瞻其名號,便知其人品。唐代書法家懷素勤奮學書,但苦於家貧,缺錢買紙。
便在宅前屋後,遍植芭蕉,取葉代紙,習書練字,遂名書齋為綠天齋。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書齋名最平樸,自題為聊齋,意即閑聊雜侃的地方。但他的壹部傳世之作《聊齋誌異》,卻讓其書齋名號揚名千古,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