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杜菁是壹個好官員——於成龍,他因卓越的成就和誠實艱苦的生活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和康熙皇帝的稱贊。
於成龍,清代山西永寧府(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城)人。1617年出生,67歲。
於成龍的仕途並非壹帆風順。直到順治十八年,四十四歲才入仕。當然,歷史上的好官似乎大多仕途不順。
於成龍第壹次做的是廣西羅城縣縣長。雒城雖然名為郡縣,但實際上歸清朝統治不到兩年。前面有兩個縣令,壹個死了,壹個逃了,情況極其混亂。44歲的於成龍不顧家人反對,拋棄妻兒來到羅城,這裏只有六戶人家和三間破茅草房的縣府。條件極其困難。就連跟他壹起來的五個仆人也逃走了,於成龍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開始了他的第壹次官方服務。
環境的艱苦並沒有消退他為人民服務的初衷。他建立城鄉保甲制度,嚴懲盜賊,招募流民恢復生產;他深入民間了解百姓疾苦,帶領百姓修建房屋,獎勤罰懶,僅用三年時間就振興了洛城,使百姓安居樂業。
於成龍做官的時候,很註意整頓吏治。他想:
國家之安,在於民心得失,民心得失在於用人之政,知人之順。每次上任都註重懲治腐敗。他根據自己的為官經歷,制定了新民官自省六誡,以“勤養老、慎刑法、不賄賂、嚴征收、儉節約”為地方官員的政治準則。他清正廉明,寬嚴相濟,官員為官員所做的事,官員都“願意回心轉意”。
由於他“寬嚴相濟,人之難學”(康熙語),康熙帝對他評價很高,稱他為“天下第壹清官、第壹清官”。
皇帝說天下第壹,應該算是“當官第壹人”。妳怎麽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