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儒、道、明、法、墨、農、兵、陰陽等思想理論為基礎,融百家學說於壹爐,閃耀著深邃的智慧。
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壹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選擇了法家,讓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都受挫。
呂的《春秋》是先秦道家的壹部著作,也是戰國末期道家的壹部力作。全書共分26卷,160篇,20多萬字。
作為十二年、八年、六年學說,《呂氏春秋》重在博采眾家之長,以道家為主體,兼收陰陽學說、儒家學說、墨家學說、學說和兵農學說。
擴展數據:
《呂春秋》主編介紹;
呂不韋(前292-前235年)濮陽(今河南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期,著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
秦國扶植質子異族進入秦國的政治核心,異族繼位,成為秦莊襄王。前249年,呂不韋為丞相,河南洛陽十萬戶,食客三千人,家屬壹萬人。
莊襄王死後,年輕的太子被立為王,呂不韋為丞相,即所謂的“管仲”,統治天下。
主持編纂了《呂氏春秋》。建成當天就掛在鄉下,號稱能改壹個字的獎勵壹千塊錢。這是“金玉良言”。
他在位時,奪取了周、趙、魏的土地,建立了三川、太原和董軍,為秦王吞並六國的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因為老艾集團謀反,被免去丞相之職,住在河南封地。不久,秦王下令舉家遷往蜀地,呂不韋喝鴆自殺。
百度百科-呂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