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壹部有章有節的言情小說。現存明刊百本《西遊記》,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等首先提出《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所作。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壹歷史事件為背景,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刻畫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書中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並在天宮大鬧後,遇到唐僧、豬八戒、沙僧、白後,西行取經,壹路降魔,歷經八十壹難,終於抵達西天拜見如來佛,最後五聖圓夢的故事。
《西遊記》自出版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種版本層出不窮。明代有六種版本,清代有七種版本和抄本,古籍中已有十三種失傳版本的記載。
擴展數據:
貞觀年間,玄奘帶著名聲回到長安。他從印度帶回了很多佛像,這些佛像成為了中國制作佛像的參考標準。據專家介紹,此次展出的山野泥塑可能是參照玄奘帶回的佛像制作的。
在這尊泥塑善行像的背面,有壹行12字的題詞“唐代石等印度佛像”,這也直接說明了這尊泥塑和印度的淵源。印度壹詞的出現也說明,在唐代,除了天竺之外,已經有了印度這個名字。
西遊記非吳承恩原創:
據專家考證,《西遊記》是吳承恩寫的,但吳承恩並不是《西遊記》的原創者,而是壹位集大成者。
此前,壹組《西遊記》壁畫在甘肅張掖博物館公開。16平米左右的墻上,畫了10個佛經故事。據專家考證,這些壁畫可能是元末明初所繪,也就是說比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間早了200多年。
此外,在敦煌莫高窟中,還發現了唐僧取經的壁畫,比大佛寺早100多年。壁畫中,取經的只有唐僧和孫悟空兩個人,而這是西夏(北宋)這壹時期流傳的《西遊記》版本,可能是最早的《西遊記》。
雖然《西遊記》的故事很早就成型了,但壹直沒有具體的作者,這讓這部作品的改編和整合的作者吳承恩名垂青史。
人民網-西遊記不是吳承恩原創而是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