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鮑彤
朱元璋鮑彤是五代十國貨幣,最早鑄造於周世宗鹹德二年(公元955年)。世宗始鑄於955年,賢德二年。仿照唐開元鮑彤的貨幣制度,取名為“朱元鮑彤”。銅小平,隸書讀。“元”字第二筆為左手,背面有月紋、星紋或星月紋。
星星圖案是左、右或上下,月亮圖案不常見,或上下或左右,或穿過壹個角落。每壹個回月球的錢,似乎都是八卦陣地之壹。因此,月亮圖案與陰陽、五行、重生和壹天的開始密切相關。摧毀3336座佛寺,拿銅像鑄錢。種類繁多,造型精美,有星星、月亮、龍鳳等。
周世宗柴榮繼位後,為了提高俸祿,安撫百姓,登基之初就下令毀佛,將佛寺裏的銅像毀掉,鑄成“朱元璋鮑彤”。朱元璋鮑彤作為壹種毀佛貨幣,對中國貨幣史和宗教發展史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知識擴展:
朱元璋鮑彤是五代十國時期周朝晚期的錢幣,也是五代時期公認的比較精美的錢幣。珠圓鮑彤由佛銅制成,具有很好的驅邪效果。壹些民間偏方也把它當藥來治病。
朱贏了鮑彤不僅是國家的錢,也是滅佛的錢。據史書記載,鹹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毀佛鑄“朱嬴”錢,但有官員不以為然。周世宗講道理給官員們聽,說:“我聽說佛陀說他的身世是假的,但他急於利益他人,所以他的真身還活著,他還想把它割掉。這銅像多可惜啊!”
眾臣不敢言。世宗廢除天下3336座佛寺,毀壞寺廟銅像鑄入朱元鮑彤,並派官員赴朝鮮購買銅,禁止民眾私藏銅。
朱元璋鮑彤錢文模仿唐開元鮑彤錢文。將“啟”字改為“周”。“周”字是方的、對稱的,“元”字是橫的、左手的。與開元相比,它是平的,“寶”字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