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葡萄獸鏡又叫海獸葡萄鏡,是壹種工藝要求相當高的銅鏡。在古代美輪美奐的銅鏡壹般都是達官貴人所喜愛,所以這唐朝葡萄獸鏡,就成為當時勛貴之家所擁有之物。
銅鏡的制作歷史很長,從漢代開始,漢人就掌握的了先進的制鏡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享用銅鏡,也是因為青銅器在那個時代,是權力與富貴的象征,所以銅鏡的身價也就高出許多。到了漢代,銅鏡技術發達,且金銀器皿的流行,所以銅鏡有幸走到了民間。但也只是普通的素鏡,就是表面花紋不多的銅鏡。像各式各樣的鳥獸花紋鏡,因為對外形,裝飾要求以及薄厚度有著嚴格規定,技術難度非常大,銅鏡依舊不是普通百姓可以輕易擁有之物。
到了唐朝之後,銅鏡的材質中,被加入了錫的成份,讓銅鏡的質地變得更加明亮,實用性也更強。而且當時的匠人還吸收了異域文化元素在銅鏡之中,所以出現了很多美輪美奐的精品唐鏡,葡萄獸鏡就是其中之壹。據說葡萄獸鏡是西方波斯摩尼教入唐時,根據波斯摩尼始創期的器物制作而來。 葡萄獸鏡上面的葡萄原本就是西域水果,在漢朝時期被引進中原,而鏡上的瑞獸有種說法叫做海獸,可能就是類似於獅子的壹種西域動物。對於唐朝來說,這樣帶有異域之風的葡萄獸鏡,特別且獨壹無二。
於是葡萄獸鏡成為唐朝上層階級把玩之物,或是賜給功勛之家,或是作為外交禮物賜給各國王室。曾經就在唐墓中出土過葡萄獸鏡,墓葬人是唐朝的武將仁泰,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座下帳內旅帥,典型的開國功臣。而且在日本、中亞、西伯利亞及伊朗各地均有葡萄獸鏡的出土,這也從另個方面,驗證了葡萄獸鏡曾經是被當做外交禮物賜予各國,之後葡萄獸鏡又在各國的王公貴族間流傳。可見這葡萄獸鏡因為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再加上技藝要求嚴格,在當時就是壹件奢侈藝術品,主人非富貴則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