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6金伯利巖(南非金伯利巖)
(據Mac Kenzie等人,1982)
斑晶為橄欖石,具小蛇紋石邊,少數斑晶為輝石,基質中的黑色礦物為鈣鈦礦(CATIA O3)。
1.輝石
苦橄巖相當於侵入巖中的橄欖巖。礦物成分以橄欖石和輝石為主,少量或不含基性斜長石和普通角閃石,輔助礦物為鈦鐵礦、磁鐵礦和磷灰石。此外,它還含有玻璃質物質,但都已析晶為粘土礦物。巖石是深綠色到黑色。具有細粒結構和斑狀結構,大部分橄欖石呈斑狀。苦橄巖的“苦”字是從日語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富含鎂”。有人主張與輝石巖成分相同的噴出巖稱為苦橄巖,而與純橄欖巖成分相同的噴出巖稱為梅梅希巖,因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麥梅希巖河而得名。長城巖蓋層和巖脈產生,可轉化為基性輝綠巖。
2.科馬蒂巖石
科馬提巖是壹種鎂含量很高的超鎂鐵質火山巖。因在南非科馬蒂河流域首次發現而得名。1969發現於阿紮尼亞科瑪蒂河下太古代綠巖帶(> 25億年),後來在其他地區的前寒武紀綠巖帶中也有發現,只有少數形成於古生代和中生代。這種巖石常與拉斑玄武巖互層,產於太古代綠巖帶。主要礦物成分為高鎂橄欖石、富鋁單斜輝石、鉻尖晶石、鈦鐵礦和磁鐵礦。科馬提巖的壹個重要特征是橄欖石和單斜輝石具有針狀骨架晶體,平行成簇排列,分布在玻璃基質中,像澳大利亞的壹種草名,形成特殊的spinifex紋理(像馬脖子上的長毛)(圖2-7)。這種結構是熔巖快速冷卻的結果。科馬蒂巖不僅產於南非,最近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有發現,都發育於前寒武紀造山帶。其底部往往堆積著具有重大工業意義的銅鎳硫化物礦床。
圖2-7針狀科馬提巖、普通輝石(加拿大,3倍)
(據麥肯齊等人,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