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秦漢到清代,中國的宮廷都非常重視藏書。清乾隆三十七年,接受安徽學者朱筠整理《永樂大典》的建議,進壹步下令在全國範圍內查找古籍,以“各省所收,武英堂所有官員所刻之書”編撰《永樂大典》。被譽為“千古巨制、文化之源”的《四庫全書》誕生了。
《四庫全書》全稱《秦鼎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壹部大型叢書。由包括紀昀在內的360多位高級官員和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編譯花了十三年。
這套書按照經、史、書、集分為四個部分,進行分類編纂:經是指儒家經典和語言方面的書籍;歷史是指歷代的史書、地理書;子是百家之作;《嵇》是壹部詩歌作品。全書完成後,各部門存放在不同的圖書館,故命名為《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的統治意義;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以“評古正文”為名,實行文化專制政策的產物。乾隆皇帝銷毀、熏制、刪除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銷毀、篡改大量文獻。
《四庫全書》突出儒家文獻和反映清統治者“文誌武功”的文獻,將儒家著作放在突出位置。把儒家經典放在四書之首,壹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他鄙夷科技著作,認為近代西方科學技術是“異端之最”,所以可以“取其術,禁其學之傳播”。
除少數農民、醫生、天文算法收藏的科技著作外,壹般科技著作不包括在內;不包括帶有民主色彩或敢於批判儒家思想的文學,也不包括宋元雜劇、評書小說、明代傳奇等戲曲和通俗小說。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四庫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