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在中國家喻戶曉。當眾生遇險呼喚觀音時,可立即“觀”其聲以施救,故名“觀音”。說白了,觀世音菩薩就是為了救苦救難,是為了普渡眾生,是為了超脫世俗,所以長出了千手萬眼,為了救苦求音,所以有千處求千答。既然觀音菩薩能救苦救難,利益眾生,善良可親,那麽理想的觀音菩薩應該是母親和女人的形象,所以後來的觀音菩薩是以女相的化身出現的。
此外,中國還有大量的文學書籍、影視作品,包括壹些習俗和信仰,壹直以來都是把女性的形象刻畫給大眾的。因此,在中國人的歷史上,觀音是壹個女人。其實觀音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並不是漂亮的女菩薩,而是男菩薩。敦煌莫高窟壁畫上,南北朝木雕上,觀音嘴唇上有兩撇小胡子。傳說觀音原來是古天竺國的大皇子,所以是男的。目前,觀音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的佛教中仍然是男性形象。
觀音形象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不斷演變。北魏時,觀音成了女菩薩。但也有佛經說沒有男女之分,只是不同環境下的形象不同。根據佛教《楞嚴經》記載,觀音菩薩可顯三十二應。至於是男是女,根據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