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錢幣收藏 - 天麻的生態習性及栽培技術發展有哪些歷史?

天麻的生態習性及栽培技術發展有哪些歷史?

天麻(GastrodiaelataBlume)屬蘭科麻屬植物。天麻塊莖在我國已有兩千余年的藥用歷史,《神農本草經》稱其為赤箭,宋代《天寶本草》稱為天麻,《本草綱目》中則二名合並稱之為“天麻赤箭”。

野生天麻在我國分布很廣,從海拔300~2000m都有發現,多生活於夏季氣候涼爽,濕度較大,冬季溫暖或積雪較厚,森林茂盛,枯枝落葉層厚,蔭蔽度大,表層土壤疏松透氣,腐殖質豐富的環境中。全世界天麻屬的植物大約有30多種,我國有6個種,其中最為普遍的為天麻(G.ektaBl.)。根據天麻的花及花莖顏色、塊莖的形狀又可分為4個類型,即紅天麻(G.elataBl.f.elata)、綠天麻(G.elataBl.f.viridisMaki-no)、烏天麻(G.elataBl.f.glaucaS.chow)、黃天麻(G.elataBl.f.flavidaS.chow),在人工栽培中主要是紅天麻及烏天麻。

長期以來,藥用天麻來源於野生。由於過度的采集及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其產量已遠不能滿足需要。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中草藥工作者開始對天麻的人工栽培進行研究。1958年胡勝傳、白風在《中藥通報》上首次發表“四川古藺縣天麻栽培方法”壹文。196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徐錦堂等利用野生蜜環菌伴栽天麻,首次獲得成功。1967年四川中藥研究所南川藥物試驗種植場,試驗成功用蜜環菌菌索、新鮮木段和天麻種“三下鍋”的栽培方法。1972年徐錦堂、冉碩珠等在陜西省寧強縣試驗成功“天麻無性繁殖壹固定菌床栽培法”,在漢中、商洛、安康等地推廣,取得了大面積豐收。1979年徐錦堂報道,樹葉菌床法的天麻有性繁殖方法。1980—1981年從原球莖中分離出促使天麻種子發芽的萌發菌。通過進壹步的研究,使天麻種子的發芽率不斷提高,揭開了天麻先後兩次與微生物***生完成生活史的秘密。天麻的有性繁殖栽培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已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 上一篇:什麽是dssq?
  • 下一篇:女人因珠寶而快樂,珠寶因女人而更璀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