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石分布很廣,數量很多,但絕大多數不具收藏和觀賞價值。李時珍提到藥用姜石“以色白而爛不磣者良”,觀賞姜石同樣如此。“爛不磣”即奇形怪狀、不拘壹格者。姜石是典型的造型石,在觀賞石分類中屬於形象石類。可依據姜石的造型進行品級劃分:造型壹般,略具收藏和觀賞價值者為下品;形似生姜、白藕、花生、胡蘿蔔等植物形狀者為中品;形似海豹、黃鼬、石猴等動物形象者為上品。形如人物、精靈古怪者乃為珍品。每品中又可依據造型的精美程度劃分出甲、乙丙三級。像人物的姜石又稱為姜結人,如203地質隊尹存仁隊長在鄂爾多斯黃土高原上,揀到壹位“貴婦人”。“坐高15厘米,頭身均勻,恰成比例。無論從正面或背面看,都酷似古代壹位溫文爾雅的貴婦人,雲髻高聳,正襟危坐”。(邵友程《漫話姜石》,載於地球1987年2期)。受此啟發,我再到黃土高原時,也苦苦地尋覓,雖未見到美人,卻邂逅壹位“長髯垂釣翁”,但見他盤著雙腿,端坐於懸崖之上;身體微微前傾,稀疏的長發在頭頂挽個髻兒;白須若瀑,飄灑胸前;眼似閉而實睜,口如抿而生動——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態,大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的氣概,不由得使妳頓生“坐看垂釣者,頗有慕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