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鏡背銘文可知,從事鑄鏡的石家有:父、叔、叔、年叔、十三郎、十五郎、三十郎、十五郎男年四郎、年叔男十八郎、年叔孫子男五十壹郎等世代。而且,自從時嘉鑄鏡業繁榮以來,每壹代都有幾個男人從事銅鏡的鑄造,比如叔叔、伯伯、舅舅等等。其中《念兒書》銅鏡的考古發現最多。
同時,從《念兒書》、《三十郎》、《念兒孫淑吳楠壹郎》的封號中,也可以看出石家之所以興盛,大概與石家銅鏡的豐厚利潤有關。有些湖州鏡上有“每二百文”的銘文,意思是銅鏡的價格是按重量計算的,每兩盎司壹百文。如果把銅錢熔化鑄造銅鏡,那麽十個銅錢就是十文錢,大概是壹兩。銅鏡熔化後可以賣到壹兩百文錢,非常暴利。為了應對“銅荒”和“錢荒”,當時政府禁止熔錢鑄造。
時嘉銅鏡的銷售不僅限於江浙壹帶。長江流域以南的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廣西、福建等地出土了許多湖州石鏡,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山東等地也有發現。在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國家也有發現,在南海1號沈船遺址也出土了石鏡。這表明時嘉銅鏡已經漂洋過海,遠銷海外。
然而,如此傑出的時嘉銅鏡在南宋之後就很少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薛佳銅鏡。隨著明清時期玻璃鏡的興起,整個銅鏡鑄造行業逐漸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