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老師們可以和周邊大壹點的孩子作為榜樣,或者是大人,老師,因為年紀小的孩子盡管知道指令規則是什麽,但自己並不清楚該怎麽辦,如果孩子不行動不接受指令時,老師們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所以,在讓孩子們了解這是什麽樣的行動規則,也要指點孩子們,該怎麽去做,耐心的去教導,這樣才會有效果。
3、老師們可以選擇獎勵或者是贊許孩子的行為。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往往是為了引起別人的註意,或許是某些地方沒有被滿足。因此,孩子們常常用反抗的方式,大喊大叫。老師們看著頑皮了些,但孩子只想老師們滿足願望而已。
4、例如,有的幼兒愛搗亂,可他們愛動腦筋,喜歡收藏壹些小東西,並對這些東西加以簡單的分類.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他們這壹愛好,加以正確的引導,使他們的註意力轉移到有意義的遊戲活動上,這樣壹來,他們淘氣的壞習慣會漸漸的改變。
5、對幼兒好奇的行為,成人不應簡單的把它歸為調皮搗蛋,加以批評和制止,而應當具體分析壹下,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在必要時應適當的加以解釋,使幼兒為強烈的求知欲望支配,積極主動的探索事情,這樣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那些調皮搗亂的行為也會逐漸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