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式火鍋興起的時候,當時的爐子都不是鑄鐵的,都是用紅泥做的,主要是因為紅泥屬於粘性土。這種土燒制後,不容易開裂,使用壽命更長。而且在小爐子裏,火的木炭在燃燒時更耐高溫。
“邊竈”文化就是廣東的火鍋。廣東的火鍋雖然不辣,但廣東火鍋也能占有壹席之地,做出廣東特色,這是以紅泥爐為基礎的。
紅泥竈除了是兩廣壹些餐廳的主打,還是很多80後、90後的回憶。在壹個電器還沒有那麽充足的時代,紅泥爐不僅僅是用來火鍋,還可以用來煮飯煲湯。只要涉及到木炭,這樣的爐子都可以。
小時候每到冬天,家裏多做幾個菜就容易凝油,吃完容易拉肚子。如果有壹個紅泥爐,也就是俗稱的空氣爐,我會做壹壺清湯,慢慢加溫,讓自己舒舒服服的吃完壹頓飯。
總的來說,這在兩廣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器具,而是壹種記憶。雖然被淘汰是常事,但相信很多人心裏都會有這樣壹段記憶,那就是溫飽年代兩廣人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