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它當成祈禱或者懇求,有時候會把它當成兩個人舉手擊掌。
原本在日本文化中,這種折疊的手其實是用來表示“請”或者“謝謝”的。
當人們想要表達他們的祈禱或懇求時,我們會發出合掌的符號,但這個符號起初並不是表示祈禱或懇求,而是表示“請”或“謝謝”。雙手攤開,壹副“我不知道,不關我的事”的表情並沒有不屑壹顧的意思,而是打算張開雙手給妳壹個擁抱。
擴展內容:
【誤用】大家都覺得這個表情是表達悲傷,頭上那壹滴水是錯位的眼淚。
【原意】最初用於出冷汗和在壓力、恐懼、疼痛等情況下。
我們在給朋友發短信、微信的時候,是不是經常用那些傻乎乎的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事實上,許多顏文字都源自日本的表情符號符號。表情符號來自日語,意為“畫人物”,意為表情符號。當這些符號在網絡聊天中被廣泛使用時,它們原本的含義早已變得面目全非。
網友們驚嘆於“瞬間失序”,但面對這些被“誤用”的顏文字,也有人說這恰恰展現了語言的美。不管有沒有用,對方明白他的意思,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