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使用餐具的歷史悠久。到目前為止,根據考古發掘和文獻估計,勺子的歷史約為8000年,叉子的歷史約為4000年,筷子的歷史尚未確定,但至少不會少於3000年。
因為關於叉子的資料主要可以查到戰國以前,戰國以後很少記載,所以有人認為戰國以後筷子取代了叉子的位置,這也使得叉子從中華民族主要餐具的位置上滑落。
筷子
關於筷子的使用,秦漢時期就有了與勺子的明確分工。勺子被用來吃飯,筷子被用來吃湯裏的菜。
筷子在先秦時期稱為“筷”,漢代稱為“筷”,明代開始稱為“筷”。《禮記·曲禮》中提到“湯者,有菜者也”,急救篇中說:“咩,壹咩,故亦為食夾”,而《禮記》中鄭玄註“咩,猶為好物”。《雲仙雜記》載:“襄樊等妳,漆花盤,木筷子,魚尾勺。”
關於筷子的起源,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說。壹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發發明了絲竹筷子,壹說妲己用玉簪發明筷子以討歡心,還有大禹治水時為了節省時間從樹枝上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也有人提出筷子的發明應該是在商周時期。
筷子
關於筷子名稱的由來,明代陸容在《園雜記》中有記載,吳俗船人怕說“活”與“筷”諧音,改“筷為快兒”。
此外,李宇恒在《推邦魚雨》中也有類似的記錄。“怕惡言而稱之為美言者,如李誌,謂之快手。時至今日,因為流傳已久,連士大夫中那些被稱為‘速成者’的人也忘了開頭。”
筷子
然而,筷子的想法並沒有得到貴族們的認可。康熙字典只收筷子,不收筷子。曹雪芹在《紅樓夢》裏也把它們叫做筷子和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