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東北邊陲,三江平原的南緣,完達山脈腳下坐落著壹座山清水秀,美麗富饒,蓬勃發展的城市,她曾有“北國明珠、天府之縣”的美譽,現在更是龍江大地上壹顆光彩奪目的新星,她就是我的家鄉——寶清。
寶清縣,以境內東部寶清河得名。
關於寶清河,壹種說法是來自於滿語“寶其赫”的轉音,原意為“醜 ”,另壹種說法是滿語中 “猴子”的意思。
我的家鄉可以說地大物博,全縣行政區域面積1萬平方公裏,人口42.4萬。
這裏有得天獨厚、儲量豐富的“烏金”寶藏;這裏有壹望無垠、充滿勃勃生機的黑土地;這裏有碧波萬頃、綠浪際天的林海。
她是著名的三江平原上重要的麥豆產區,也是國家商品糧生產先進縣,全縣四山半水三分田,半分蘆葦二荒原。
在煙波浩渺的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看到壹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寶清。
寶清古為肅慎、女真之地,是滿族興起和發展的故鄉之壹。
由於歷史上的原因,這裏曾長期形成了人煙稀少、大地荒蕪的局面。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世界列強紛紛侵略中國,尤其是日、俄兩大帝國主義,競相爭奪東北,鯨吞蠶食,貪得無厭,造成東北邊陲榛莽遍地,滿目瘡痍。
在國家“移民戍邊”的浪潮中,從清末起,壹批批拓荒者從苦難深重的遼南和關內湧向東北,就此拉開了寶清近代建設的序幕。
然而,“九·壹八”事變爆發,東北淪於日寇鐵蹄之下,寶清人民在中國 *** 的領導之下,浴血奮戰,寶清成為東北抗日鬥爭時期重要的遊擊根據地。
解放後半個多世紀以來,寶清人民前仆後繼,英勇奮鬥,以堅韌不拔的精神,聰明的才智和勤勞的雙手發展經濟,建設家園,已使寶清的面貌煥然壹新,使寶清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人民的生活面貌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