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古董的傳統唱法有很多,比如蒙古人,大清國(也叫唱義和團),種洋煙,少女抽煙,煙癮大的賣老婆,煙癮大的偷菜。許多節目逐漸變成了戲曲或小歌舞,如《撒蕎麥》、《過年》、《打連城》、《賣麻糖》、《趕騾子》、《拉驢》等。這已成為東路二人站的主要傳統節目。辛亥革命時期,壹大批新曲目相繼出現,如《水吹張家口》、《會關南》(又名《大旱十八年》指民國十八年,後演變為三小時戲,是東路二人站主要流行節目之壹)、《小兩口拜年》、《勸導妹子》、《逃野之歌》等。也有壹些低級淫穢的,比如“姐夫誇嫂子”“老頭燒媳婦”“十八摸”。特別是解放後,新節目如槍崩五分、四大拉桿、反對買賣婚姻、吹春風、三個女人勸老公、蔣介石哭臺省、買賣婚姻殺人、自由婚姻意義重大,奇婚案件流傳甚廣。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壩上民間文藝解凍,戳古煥發新的光彩。藝術家們兩人壹組出去工作,三人合夥,六七人輪班,很受歡迎。同時還有很多文藝專業人士。無論走到哪裏,總有人要唱“戳古董”,懂的還要給曲目起名字。當時流行的曲目有《車家灘》、《離別的母親》、《蘇醫生》、《戳古董不衛生》、《婚姻之謎》、《媳婦的好》等。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壩上民間藝人經常到外地演出,足跡遍布張家口各縣和山西大同、天鎮、陽高、左雲、渾源等縣,也受到內蒙古集寧市、察右中旗、前旗、興和、化德、商都、常寶、白旗等地群眾的歡迎。
上一篇:我收藏的是網頁,怎樣移到桌面上?下一篇:手機淘寶動態圖怎麽設置 手機淘寶gif動圖設置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