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灰年畫是在寫意中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後來由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的王興家族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寺廟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了壹種拋灰年畫,隨後是手繪、半印、半畫。
拋灰年畫是在寫意中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後來由高密北鄉公婆廟村的王興家族發展創新。在文人畫和寺廟壁畫的基礎上,形成了壹種拋灰年畫,隨後是手繪、半印、半畫。噴粉年畫技法獨特,以色代墨,線條粗獷流暢,書寫意味濃厚,風格鮮明。拋灰年畫多以仕女、胖娃、戲曲人物、童話、山水花卉為主,深受百姓喜愛。
拋灰年畫發展簡述
新中國成立後,拋灰年畫和半印半畫作坊在高密夏莊、姜莊、北鄉等30多個村莊流傳下來。後來,生產大隊曾經組織車間進行集體生產。
65438年至0978年,當地文化部門整頓年畫業,79歲的沙嶺子村著名老藝術家王雲龍和82歲的棉花屯著名老藝術家石帶領後人重操舊業,使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得以繼續傳承。
改革開放以來,骨灰年畫以其獨特的技法和粗獷的風格,引起了專家學者的極大關註,成為研究和收藏的珍品。但由於拋灰年畫主要在民間流傳,很少有人註意保存。所以明清時期的作品至今很少保存下來。個別保存下來的年畫,在藏家眼裏成了上品。
2006年,高密普惠年畫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古老的民間藝術重獲新生。呂啟立、呂、王俊波、石建亭、王淑華等眾多年畫世家的傳人,在繼承中創新,使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重新煥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