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鈐印用於收藏,最早見於北京圖書館所藏的南北朝寫本《雜阿毗曇心論》卷中所鈐“永興郡印”朱文方形官印。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著錄有“張氏永保”、“永存珍保”、“永存珍秘”、“彭城侯書畫記”等印記,因此,從流傳下來的書畫真跡和文獻記載可知,關於收藏印在唐代使用已經相當普遍了。現存古代著名的書畫上壹般都有很多收藏印,如果我們將壹幅畫上的印章進行排列就能看出此畫的流傳經過。宋以前書畫上的收藏印,主要用於收藏。宋徽宗趙佶酷愛書畫,是壹個收藏鑒定家。他的收藏印有“禦書”、“宣和”、“政和”、“大觀”、“內府”圖書之印等。金章宗完顏景,由於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仿照宋徽宗收藏印的格式,也制作了七枚收藏印,即“內府葫蘆狀印”、“明昌珍玩”、“明昌禦覽”、“明昌中秘”、“明昌禦府”、“群玉秘珍”、“禦府寶繪”方印。宋元以後書畫家收藏印除了具有收藏作用外,還成為書畫收藏者鑒定書畫優劣真偽的標誌。到了清代內府印使用更加廣泛,常見的有“乾隆禦覽之寶”、“石渠寶笈”、“宜子孫”、“三希堂精鑒璽”、“石渠定鑒”,人稱“五璽”。